sliderslider
sliderslider
sliderslider
sliderslider
sliderslider

兆赫茲物理的進展與展望

從兆赫茲頻譜的突破,到重力波十年的回望;從相對論的速度極限,到微中子的量子之舞;從學派傳承到人物風骨,《物理雙月刊》希望持續為讀者搭建一座跨越時代與領域的橋樑

2025 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5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今年的物理獎頒給了三位在「量子電路」領域開創新局的物理學家: John Clarke(美國/英國,UC Berkeley) Michel H. Devoret(法國/美國,耶魯大學) John M. Martinis(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 他們的貢獻是——在宏觀電路中「抓到」量子隧穿的行為,並能精確控制量子能階! 說白一點,就是把原本只存在於原子世界裡的量子現象,變成可以在實驗室裡「看得見、用得上」的電子電路。 這項突破讓量子力學不再只是理論,而是走進了量子電腦、量子感測、量子通訊等新世代技術的核心。 諾貝爾獎委員會說得很到位:「他們把抽象的量子現象,變成了可以操作的工程實體。」

物理雙月刊

科學家隨筆

阿文開講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5年10月

兆赫茲物理的進展與展望

總編輯的話|十月刊專題:兆赫茲物理的進展與展望 當我們談論兆赫茲(THz)物理時,其實談的是一段光譜間隙被填補的故事。介於微波與紅外線之間的頻段,曾長期被視為「光譜缺口」,既不屬於電子工程的舒適區,也未真正納入光學實驗的疆域。如今,隨著光源、偵測技術與材料科學的突破,兆赫茲波段正快速從「難以駕馭的領域」變成「創新應用的熱區」,從量測與非破壞檢測、通訊與安全掃描,到半導體與生醫領域的潛力,都讓人看到物理跨域的新契機。 本期《物理雙月刊》以「兆赫茲物理的進展與展望」為專題,開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優聘教授兼副教務長、同時也是亞洲太赫茲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的楊承山教授撰寫〈跨越光譜缺口:兆(太)赫茲物理於臺灣研究與產業的新契機〉,從國際研究發展回望臺灣的學研能量與產業佈局,指出補上這一段「光譜空白」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臺灣下一階段創新的起點。隨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的安惠榮教授以〈兆赫光譜學與其應用〉一文,細緻呈現THz時域光譜技術在材料電性表徵、滲流轉變與鈣鈦礦相變診斷上的威力。值得一提的是,本刊首次嘗試以英文原文與中文譯文並列的形式,讓讀者在雙語閱讀間感受臺灣學術環境的國際化與多元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5年10月

兆赫茲物理的進展與展望

了解更多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5年8月

重繪星系演化史的宇宙之眼 台灣太空創新創業

了解更多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5年6月

從AI預警到黑爾戈蘭島,科學百年,震動不止

了解更多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5年4月

2025世界量子日

了解更多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5年2月

2024年諾貝爾物理獎—人工智慧上的奠基與發明

了解更多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4年12月

量子霍爾平台-平台相變

了解更多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4年10月

孔洞性金屬有機骨架在儲氫與產氫的研究發展簡介

了解更多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4年8月

人工光合作用:通往太陽能燃料之路

了解更多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4年6月

探索宇宙中的光:了解星系的形成及演化

了解更多
bimonthly cover image
2024年4月

光之探針:X光顯微鏡揭開微觀世界的神秘面紗

了解更多

最新上線

中原大學物理學系 高崇文教授2025年10月25日
從無畏艦講起 (上) 從「無畏號」到「無畏艦」

阿文在寫了三篇關於魚雷的文章之後,開始對二十世紀初期最熱門的軍事話題「無畏艦」產生相當大的興趣。阿文雖然談不上是軍武迷,但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般國民也不該不知兵,所以就讓阿文試著從物理的角度,來跟各位來談談「無畏艦」吧。 大家聽到「無畏艦」這名詞可能會一頭霧水,原來「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是英國皇家海軍於1906年下水服役的一艘戰艦,由於它的設計理念遠遠超前同時代其他的戰艦,而且採用了許多先進技術,所以後來被軍事史學家當成一種新型戰艦的類別,而稱之為「無畏艦」。沒有採用新的設計理念與技術的舊式戰艦,則被稱為「前無畏艦」,「無畏艦」儼然成了一個劃分新舊的里程碑,那麼「無畏艦」有何特別之處呢?「無畏艦」新穎之處在於兩項革命性的創新設計,其一是採取「全重砲」的武裝配置。過去的軍艦往往配置數種不同口徑的火砲,但是「無畏艦」則是統一配置相同口徑的同一種火砲。而且「無畏艦」裝備的大口徑火砲數目遠遠超過以往的戰艦。其二則是「無畏艦」使用蒸汽渦輪發動機作為推進系統,取代舊式的反復式的發動機,這使得「無畏艦」的航行速度遠高於過去的軍艦。「無畏艦」擁有壓倒性的火力與機動性的優勢,自

article cover image

【百款物理人】LIGO國際重力波探測計畫發言人 Patrick R. Brady教授專訪

yt-video
【百款物理人】LIGO國際重力波探測計畫發言人 Patrick R. Brady教授專訪
yt-video
【百款物理人】師大物理系出發,走向哥大數據新創|韓宗瑾的職涯故事
yt-video
百款物理人 許哲嘉(導演)
yt-video
百款物理人:7號 陳光鏡(科學小農)
yt-video
百款物理人:8號 鐘勝宏(理科棒球教練)
yt-video
百款物理人:6號 高崇文(阿文開講)
yt-video
百款物理人:2號 張均儒(KKBOX經理)完整版
yt-video
百款物理人 呂正華(工業局長)